無推力旋轉補償器是一種新型熱力管道熱膨脹補償補償器。其結構主要由整體密封座、密封壓蓋、減速器、減摩定心軸承、密封材料、旋轉氣缸等組成。當安裝在熱力管道上時,需要兩組以上形成相對旋轉來吸收管道的熱位移,從而降低管道的應力。
幾種原始補償方法與無推力旋轉補償器的比較:
一、自然補償:耐溫壓性能高,安全性能好,但補償量小,占地面積大,彎頭多,土建規模大,流速受阻,加熱半徑小,運行中減壓降溫大,運行費用高,不能隨意布置,一般不使用。
二、套筒補償器:產品安全性能高,其軸向補償方式容易產生泄漏;由于內壓推力大,土建設置難度大,工程量大,安裝要求高,熱網間歇運行不穩定,溫度和流量變化頻率高,更容易產生泄漏事故,嚴重制約其使用。
三、球形補償器:是一種補償適中的新產品,但由于其結構要求,加工工藝復雜,使用過程容易泄漏,設計施工復雜,要求高,成本高,使用壽命短,只能保證3年內不泄漏,后期維護費用高,正常使用時不被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選用。
四、旋轉補償器:補償量大,安裝方便。但是由于舊的旋轉補償器不能補充填料的磨損量,所以產品使用幾年后泄漏頻率很高。一旦發生泄漏,必須停止蒸汽進行維護,影響電廠和用戶的利益和生產生活秩序。這類產品采用變徑管,使產品因變徑產生介質渦流,產生流動阻力,使介質壓力損失大,流速變慢。另外由于產品結構原因,穩定性不好。
五、波紋補償器:應用廣泛,但其結構核心是不銹鋼薄板(0.2-2.5mm厚)制成的波紋管,對溫度和壓力非常敏感;產品使用壽命較短(8-10年),而熱網管道的使用壽命為15-20年,因此二次更換會造成很大的浪費和影響。軸向波紋補償器內壓推力大,工藝布置復雜,土建投資大,補償量小;其他類型的波紋補償器雖然不產生內壓推力,但容易出現水錘(水錘)爆裂變形,造成爆炸等惡性事故;此外,波紋補償器的生產廠家多而雜,為了爭奪市場而降低生產標準,無序競爭,使產品容易造成不可預見的重大事故(我國每年有數百起此類事故);如果埋地管道采用波紋補償器,發生泄漏事故后很難修復,程序復雜,涉及面廣,會給供熱單位和用戶造成很大損失,社會影響較大。
綜上所述,無論國家政策法規還是行業實際情況,都需要推出一款全新的適應市場的產品,從而生產出一款集各種產品優點于一身的新產品——無推力旋轉補償器。